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第二屆“粵語論壇”順利舉行



第二屆“粵語論壇”會議報導

城市的多元化,往往表現在當地語言的使用上。澳門儘管只是方寸之地,卻通行三文四語:中文、葡文、英文,普通話、粵語、葡語和英語,甚至還有閩語、客語等等。其中,最為通用的是粵語。近年來,學者與市民對粵語研究及文化保育的關注度持續上升,如何將學術前沿與市井民俗結合,作好方言的承與傳,都是值得思考的。
因應學界及社會之需,同時借鏡去年首屆論壇成功舉辦的經驗,澳門粵方言學會續辦了由澳門基金會及澳門文化局贊助的第二屆“粵語論壇”。論壇於2014712日上午9時,在澳門皇都酒店維凱廳正式開幕,共邀請了來自中國內地、香港、臺灣及本澳近三十位學者參加,並吸引了多間澳門院校的學生前往旁聽學習。是次論壇的主題為“粵語應用”,集中探討語文教育中的母語角色、粵語教學、詩詞吟誦、地方特色詞語的辭書編撰以及運用語料庫試看共同語對方言的影響等方面。會上宣讀了八篇論文,而且首次引入“與談人”的討論模式,由九位學者相應作出點評和補充。
作為專題論壇,“粵語論壇”之規模難以與大型國際研討會相比,但則有利於深入探討和反覆論證。著名語言學家、澳門粵方言學會榮譽會長詹伯慧教授,在開幕致辭時認為不同規模的會議應該互補互利,且方言研究要為方言應用服務,在文化建設中也須善用方言。“此前由於強調語言規範,一味熱衷於‘推普’,對方言的社會地位、社會功能在認識上難免出現偏差。……方言的應用是多方面的。有一點值得每個方言地區都來認真對待,那就是方言如何承載地方文化,如何弘揚地方文化?……確認方言是重要的語言資源,強調方言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並大聲呼喚要在文化建設中善用地方方言資源。”
而本次論壇,討論最為熱烈的就是語文教育中的母語角色。其中,澳門大學老志鈞教授就澳門“粵教中”還是“普教中”的爭論發表意見:(1)口語和書面語是兩個系統,普通話發音標準,不代表中文能力就高;(2)港澳學生中文水平下降,並非因為受方言影響,而是與港澳地區長久以來未將中文列為法定語言,社會和家長不重視中文,以及學生閱讀量下降,加之教材、教法不當等等緣由有關;(3)以普通話還是粵語教學,哪個更有利於學生提高中文水平,尚無定論;(4)因地制宜,就澳門的教學現狀而言,很多學校仍習慣以粵語授課,若教中文不用母語而一味改用普通話,對大多數教師來說,未免吃力,勉強為之,難為教師,也耗損教學效果。與談人是華南師範大學的方小燕教授,這位致力於廣東“推普”工作三十年的學者認為,漢語水平不等於普通話水平,“北京老太太的發音可以拿到普通話水平測試的一甲證書,但她有可能是個文盲。”“言文”是不對等的,書面語統一,而口語可以不統一。我們要培養的語言人才,應該是能在適當的場合,因應不同要求,使用恰當而流暢的語言。對此,與會學者紛紛表示支持,澳門教育家胡培周校長呼籲幼兒階段應保留學生的母語環境,盡量使用粵語;而劉羨冰校長也認為孩童的大脑有着比大人更好的“語言機制”,好好利用這個階段,科學地、理性地教學,可以令其掌握2-3門達至“母語”水準的語言能力,而非過於限制學生只能使用一種語言。
於論壇發表之論文資料如下:
1.          董忠司(新竹教育大學)  重視母語(方言)的多元語文教育與兩岸四地語文教育規畫的新猷——從臺灣、到澳門。  與談人:鄧景濱(澳門大學)
2.          老志鈞(澳門大學)  澳門中國語文科之教學語言——粵語乎?普通話乎?。  與談人:方小燕(華南師範大學)
3.          王亞芸(廣州市教育局)  巧用粵語,改進中文教學。  與談人:周品晶(香港大學)
4.          李兆麟(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的粵語二語教學情況。  與談人:潘小洛(中山大學)
5.          謝偉國(暨南大學)  略論粵方言詩詞吟誦。  與談人:招祥麒(香港能仁專上學院)
6.          陳靜雯(中山大學)  粵語會話中的漢語普通話借詞使用現象分析--基於廣州電台粵語談話節目語料庫的研究。  與談人:姚德懷(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7.          鄭定歐(香港城市大學)  編寫一本澳門特有詞語詞典。  與談人:鄧思穎(香港中文大學)
8.          湯翠蘭(澳門理工學院)  從教學看辭書粵音標注及其使用的盲點。  與談人:單周堯、陳以信(香港能仁專上學院)

澳門粵方言學會理事長湯翠蘭博士及會長鄧景濱教授分別表示,希望該“粵語論壇”能作為澳門的學術品牌,並藉助資源共享與多方合作,令方言研究和應用能有更開闊的視野,接納多元化的語言事實和文化形式。以上宣讀的論文和與談稿,將在《粵語研究》第十六期刊登。而第三屆“粵語論壇”將在20158月舉辦,主題是“語言與文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