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2007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2007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7年12月13日 星期四

演講消息

演講人:張振興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導師日期: 12月14日(週五)地點: 澳門大學中葡樓J201課堂演題: 漢語的異姓同稱現象 講者簡介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現代漢語方言研究,同時涉及漢語音韻學、社會語言學、語言地理學等領域。曾長期擔任語言研究所《方言》雜誌主編,方言研究室主任,並擔任著名的《中國語言地圖集》主編之一。曾主持或參與主持《漢語方言重點調查》、《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42種分卷本和綜合本)等國家和社會科學院的重大研究專案。這些專案的研究成果曾分別獲得國家社科基金一等獎、國家圖書一等獎、國家辭書一等獎,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 歡迎踴躍參加。查詢請電:66638840,66708374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2007年「語言沙龍」(第十一場) 於12月08日舉行

講題:《葡漢辭典》的漢語詞彙研究 主講人:施雅旋小姐 日期:2007年12月8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3時 地點:澳門高美士街 澳門理工學院 B209室 主講人為中文系碩士,現於中學任職中文科教師,本講座她將以十六世紀歐洲傳教士利瑪竇和羅明堅編撰《葡漢辭典》的漢語詞彙研究心得,向聽眾分析《葡漢辭典》漢語詞彙的特點,詞綴、稱謂的變化,以及方言詞在辭典中的分佈。 歡迎各界人士蒞臨參與、交流及討論。 查詢電話:6669 7969,66708374

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

十月六日會員大會暨理監事改選


澳門粵方言學會已於十月六日假聚龍酒家舉行理、監事改選。這次改選主要是更換部份已離澳的成員,各崗位人員大致不變。本屆的組織架構如下:

澳門粵方言學會組織架構 2007年10月6日通過

名譽會長:詹伯慧名譽副會長:陳曉錦 伍巍 彭小川 甘于恩 方小燕 會長:鄧景濱副會長:葉錦添 張卓夫 理事長:湯翠蘭副理事長:莫倩儀 羅瑞文秘書:吳惠芬 林詩敏財務:莫倩儀(兼) 楊嘉艷學術:孫錫亮 陳仁聰 梁惠英出版:羅瑞文(兼) 吳惠芬(兼) 傅京 黎燕娜聯絡:施雅旋 黎燕娜(兼) 林詩敏(兼) 監事長:鄭偉聰秘書:岑婷敏監事:溫慧媛

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

十月份「語言沙龍」(第十場)於10月06日舉行

講題:『借詞與英語國際音標教學』 講者:孫錫亮 先生 日期:2007年10月6日 星期六 時間:下午 5時正 地點: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3-7號聚龍酒家 講者於澳門完成教育學士及英語研究碩士課程,並取得暨南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現為中學英文教師。講題目的是希望和參與者分享借詞在英語國際音標教學的心得。 歡迎各界人士前來參與、交流及討論。 查詢電話:6669 7969 「沙龍」時間及地點有別於以往,煩請大家注意。

2007年8月30日 星期四

九月份「語言沙龍」(第九場)於9月22日舉行

講題:港澳廣告主題語初探 主講人:黎燕娜小姐 日期:2007年9月22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3時 地點:澳門美副將大馬路55號地下(旅遊學院山腳,觀音古廟對面) 主講人為中學中文教師,一向對漢語的文詞表達甚為重視,平日並有關注港澳地區廣告的表述內容。本講座她將以其對廣告主題語的分析和考察所得作專題報告。 歡迎各界人士蒞臨參與、交流及討論。 查詢電話:6669 7969

2007年8月2日 星期四

八月份「語言沙龍」(第八場)於8月25日舉行

講題:在澳門文化中的粵語現象 主講人:張卓夫先生 日期:2007年8月25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3時 地點:澳門美副將大馬路55號地下(旅遊學院山腳,觀音古廟對面) 主講人於澳門完成公共行政學士、中國文學暨歷史學學士、語言學碩士等課程。在澳門文化界甚為活躍,現服務於澳門特區政府,本講座將探討與澳門文化有關的語言現象。 歡迎各界人士蒞臨參與、交流及討論。 查詢電話:6669 7969

2007年7月7日 星期六

七月份「語言沙龍」(第七場)於7月14日舉行

講題:論字典「文白異讀」的編纂方法 主講人:羅瑞文先生 日期:2007年7月14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3時 地點:氹仔澳門大學何賢中心HLG103室中文系會議(九龍壁旁) 主講人為現職圖書館員,工作上接觸大量工具書,加上自身對粵語讀音的興趣,本講座將針對粵語字典於文讀音和白讀音在編纂上的問題作報告。 歡迎各界人士前來參與交流討論。 查詢電話:66367411

2007年6月12日 星期二

六月份「語言沙龍」(第六場)於本週六舉行

講題:生活中的中文對中學生的影響 主講人:陳仁聰先生 日期:2007年6月16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四點三十分 地點:澳門美副將大馬路55號地下(旅遊學院山腳,觀音古廟對面) 主講人為中學的中文老師,本講座會以他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的觀察和心得來作分析及討論。歡迎各界人士參與交流討論。「沙龍」時間有別於以往,煩請大家注意。

2007年5月23日 星期三

第六場「語言沙龍」(五月份)延期通知

原定於本週六舉行的「語言沙龍」,因時間安排問題,順延至下月十六日(星期六)下午三點舉行。敬請原諒。

第四場粵語學術講座報導

該場「粵語學術講座」已於上週六(五月十九日)舉行。講座由該會會長鄧景濱主持,兩位主講人分別是廣州暨南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陳曉錦教授及澳門理工學院副教授湯翠蘭。他們分別就《海外漢語方言與海外漢語方言調查》以及《十九世紀與當今新會方言語音之比較》作出精彩的報告。


陳曉錦教授就海外漢語方言社區形成的原因、分佈、地位以及調查時應注意的方法和關注點作詳盡的闡釋。她認為調查並研究海外的漢語方言有一定的必要性,除了可以瞭解語言本體遠離母體後的種種變化可能之外,還有助於社會語言學、文化語言學、語言史等方面的研究。


湯翠蘭博士則以一百多年前的來華傳教士所記錄的方言與現今該地的方言進行全面系統的比較研究,從中揭示這百多年來新會方言的語音改變,有助深入瞭解這百年間該地的語音變化,從而為建構語音演變提供了一些饒有價值的參考資料及研究方向。


雖然當天因天雨關係,出席講座的人數並不如以往幾場,但場內提問及討論氣氛仍如過往熱烈。整場講座在融洽的交流氣氛下圓滿結束。該學會表示,第五場的「粵語學術講座」預計於今年第三季度舉行。

2007年5月16日 星期三

第四次粵語學術講座

第四場粵語學術講座


主講人及講題:


1. 陳曉錦教授 《海外漢語方言調查研究》


2. 湯翠蘭博士 《十九世紀與當今新會方言語音之比較》


日期:2007年5月19日


時間:下午三時正


地點:美副將大馬路五十五號下(即觀音古廟對面)


主講人介紹:


陳曉錦教授,從一九九七年起即在廣州暨南大學任教碩士班研究生至今,研究涉獵多個面向的範疇,近年更主力於現代漢語、方言學、漢語方言調查的研究,甚具心得。曾發表過數十篇論文,已出版的著作計有:《東莞方言說略》、《馬來西亞的三個漢語方言》等。



另:原定在該時段舉行的《語言沙龍》則順延一週,即24日舉行。敬請注意。

2007年4月20日 星期五

「語言沙龍」時間3:30pm

為配合場地的運作,本月份的「語言沙龍」仍於20日舉辦,然而時間則改為下午3時30分。請各位注意。

2007年4月18日 星期三

四月份語言沙龍

本月的「語言沙龍」將於本週六(21日)下午三時舉行,由會長鄧景濱博士主講,題目為「間空號的應用」。地點方面則改在澳門舉行。詳細地址為澳門連勝街2G地舖(白鴿巢佳景樂園斜對面,拍板視覺藝術團會址)。希望踴躍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