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2010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2010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4月17日 星期日

2010年9月25日通過新一屆澳門粵方言學會組織架構

茲於2010年9月25日通過由該年9月至2013年9月的澳門粵方言學會組織架構如下:
名譽會長: 詹伯慧 名譽副會長: 陳曉錦, 伍巍, 彭小川, 甘于恩, 方小燕  
會長: 鄧景濱 副會長: 葉錦添, 張卓夫

理事長: 湯翠蘭 副理事長: 莫倩儀, 林俐
秘書: 吳惠芬 財務: 莫倩儀 (兼) 學術: 陳仁聰, 董月凱 出版: 傅京 聯絡: 吳惠芬 (兼)

監事長: 孫錫亮 秘書: 施雅旋 監事: 毛巧玫

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第十五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已於2010年底成功舉行

由澳門中國語文學會、澳門粵方言學會主辦,澳門理工學院協辦的第十五屆國際粵方言學術研討會,於20101213日至15日在澳門理工學院召開。本次會議收到論文84篇,來自中國內地、港澳臺以及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地區和國家的93名專家學者濟濟一堂,深入探討粵方言研究的理論與應用問題。


國際粵方言學術研討會原訂每兩年一屆,隨着研究隊伍的日益壯大及研究範圍的日漸廣泛深入,目前已轉為每年一屆。澳門自1987年首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召開以來,已成功舉辦了三屆,今年第十五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是澳門有史以來同類會議中規模最大的一屆。本次研討會由澳門基金會、文化局和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贊助。


13日上午,開幕儀式由澳門粵方言學會理事長、澳門理工學院湯翠蘭副教授主持,澳門中國語文學會會長胡培周先生致開幕辭,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名譽會長、暨南大學中文系詹伯慧教授於開幕式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開幕式後,由澳門粵方言學會會長、澳門大學鄧景濱教授主持,大會特邀暨南大學詹伯慧教授、香港大學單周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所張振興、張惠英研究員、廣西師範大學劉村漢教授做大會發言。14日下午,閉幕儀式由澳門理工學院謝建猷教授主持,張振興教授做總結發言。


閉幕式上香港語言學會副會長鄧思穎教授宣佈與本次研討會同時進行的第三屆“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語言學傑出學生論文獎”授予暨南大學博士生單韻鳴同學,且香港語言學會將負責日後每兩年一次在香港舉辦“國際粵方言研討會”的統籌工作。香港理工大學張群顯教授代表香港理工大學“北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介紹了第十六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的籌備情況,第十六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暫定於20111215日至16日於香港理工大學舉行。


本次會議論文篇目如下(依姓氏拼音字母為序;加星號的未宣讀):


陳健榮 論粵語介詞的形態特徵


陳衛強 粵語壯語共同詞初析


陳曉錦、蕭自輝 *從語言接觸看粵語對廣州地區客家話的影響


陳雲龍 馬蘭話的非連讀變調


陳志清 粵語依調行腔的微觀研究


鄧景濱 粵方言字“冧”的音義考


鄧思穎 言域、知域的句法分析——以粵語“先”和“添”為例


丁國偉 論十九世紀廣州話元音“雙元音化”的演化特色


范俊軍 嶺南方言資源庫建設的若干問題


飯田真紀 粵語裡的動態助詞“–到”與否定


方小燕 粵方言動態調查研究的疑問


馮淑儀、黃倩萍 The Mechanisms of Tone Mergers in Hong Kong Cantonese


郭必之 語言接觸與南寧粵語的狀貌詞


何丹鵬 再論粵語“埋”的用法及語義演變


何耀坤 大鵬話語音研究


侯興泉 論粵語和平話從邪不分


胡培周 淺談粵方言中的英語音譯詞


黃炳蔚、李深紅 基於語料庫的粵語被動句研究


黃得森 *對外粵語音韻對應規律之教學成效初探


黃高飛 從粵語廣州話與陽江話對應詞看漢語史中k-系與t-系的關係


黃昭豔 廣西欽州新立話本字考


黃倩萍、馮淑儀 Obsolete English Loanwords in Hong Kong Cantonese


黃小婭 粤地通名“涌”和滘”


黃耀堃 粵方言與香港增補字符集


羅海淇 The Syntax of Cantonese negative markers m4 and mou5


廣西北流白話的拗話


李仕春 廣西粵語複合詞的語義詞法研究


李雁秀 台山話[Â]邊擦音初探


李深紅、黃炳蔚 Exploring the system of VOICE in Cantonese


梁錦江 廣州荔灣名聯“兩岸荔枝紅”辨析


梁 源、吳育珊 從語言格局看深圳粵語的語音系統


梁忠東 *廣西玉林話與壯語的共用詞


廖國輝 *粵語形容詞的ABB式重疊


列鍵曦、陳美菁 粵韻悠揚:文學翻譯中的粵語


林建平、謝雪梅 香港粵語高平變調探析


劉村漢 廣西粵語欽廉片的再認識


柳江中上游地區粵語語音特點概述


劉新中、黃綺燁 廣州話單音節字表的編制


劉 藝、石 鋒 香港粵語單元音的大樣本統計分析


劉鎮發、蕭佩珊 香港語言變化的探討:透過六十年代粵語電影比較今昔粵語語音


盧家彬 廣東世圖粵語圖書出版情況及規劃


陸鏡光 關於粵語助詞“呢”的句法與話語分析


羅偉豪 “澳”字正音小議


羅言發 小議十九世紀末澳門話的齒音分合


馬曼霞 以粵劇為工具——與孩子粵語尋趣


馬蔚彤 粵方言區語音教學的化石現象分析


Stephen MATTHEWS, Virginia YIP From passive to ergative marking in Cantonese


歐陽偉豪 香港粵語否定詞的二語習得


彭志峰 基於DCMTOLAC的廣東方言有聲資源元數據規範和運行機制


片岡 新 二十一世紀香港粵語體貌詞尾“緊”用來標誌未來的功能


片岡 新、張洪年 香港地圖中以“下”為名的地名研究


錢志安 從粵語被動句的發展探討語法演變機制


單韻鳴 廣州話用作連接成份的“得嚟”及其他


單周堯 從切乎?從眾乎?--論粵語正音


邵慧君 論廣東的方言語音數據庫的標音問題


矢放昭文 英粵對音資料上的/r/音與鼻冠音


蘇麗紅 *玉林話的詞彙變調


湯翠蘭、劉鎮發 新會方言的特點


譚世寶 當今流行的一些粵方言俗語俚詞本義探討


譚雨田 廣東四邑方言的小稱變音


波、楊鳳玲 粵語連州方言古知莊章組聲母今聲音值的性質


萬 波、甄沃奇 漢語方言中“嘴”類名詞的歷史層次研究


伍慧珠 粵方言詞陰功、陰德、陰騭試析


*一百年來廣州話止攝韻母的讀音演變研究


黃卓琳 Word order and subjectivity in Cantonese: A Study of Gang


謝建猷 關於澳門粵語的修辭格


熊懷苑、袁振華、曾潔、周文駿 《普粵拼音通》教學方案的研究、設計與實施


嚴麗明 作為直陳述的廣州話中入語氣助詞分析


嚴立模 古腔粵曲官話中的粵語成分


顏耀良 粵語動態助詞“咗”、語氣助詞“喇”與普通話中“了1”、“了2”之異同


姚玉敏 粵語繼續體“落去”和開始體“起嚟”的產生


楊禎海 *梧州話內部語音的異同


曾子凡 《新版•廣州話普通話速查字典》推介


詹伯慧 粵語是絕對不會淪陷的——對出現“廢粵推普風波的一些思考


張蔚虹 陽江方言親屬稱謂語探析


張振興、張惠英 廣東東莞與上海崇明方言比較——漢語方言的分岐性和一致性


張志恆 Ex-situ and in-situ Identificational Focus in Cantonese:Implications for overt and covert syntax


鄭定歐 *談廣州話-普通話語塊對比平台之建設


鄭紹基 同你講「潮句」——「唔N得」的初步探析


廣州話的幾種借用字


鍾梓強 *賀江船民粵語狀況


粵語(廣州話)“V下”、“VV下”與“VV下”形式關係探討


鄒嘉彥、莫宇航、錢志安 從量詞看粵語語言內部及外部的關係


鄒陳惠儀 內地在港大學生學習粵語韻母難點芻議

2010年11月6日 星期六

第十五屆粵方言國際研討會注意事項

第十五屆粵方言國際研討會將於2010年12月13-15日於澳門理工學院舉行。 與會學者請注意以下日期及事項: 1. 11月1日前:提交論文提要的終訂版。 2. 11月20日前:寄回住宿回執。 3. 12月1日前:提交論文全文的word版及pdf版各一份。逾期則需自帶100份在報到時交會務組。 4. 12月初:發佈會議程序初稿及第三號通知。 5. 12月12日:全日報到;地點澳門金龍酒店大堂(屆時酒店大堂有水牌指引)。 6. 12月13日:報到;地點:澳門理工學院綜合樓一號演講廳。 7. 12月13-15日:正式會議。 費用資訊:一、會務費:澳門幣$600。二、住宿費:半間雙人房每晚澳門幣$300,一間雙人房每晚澳門幣$600。(住宿地點:澳門金龍酒店)三、交通費:自理。 聯絡方式: 1.郵寄 519020 廣東省珠海市拱北郵箱205號,鄧景濱收(內地)澳門郵政信箱275號  湯翠蘭收(港澳臺及海外) 2.電話 853-66708374(澳門)86-15338178374(大陸)湯翠蘭 3.電郵 15yueconferencemacau@gmail.com 本次研討會由澳門中國語文學會、澳門粵方言學會、澳門理工學院聯合舉辦,並得到澳門文化局、澳門基金會贊助。

2010年10月17日 星期日

研討會邀請函已發出

第十五屆國際粵方言學術研討會邀請函已發出。如有任何詢問及疑問,歡迎隨時與大會聯絡。電郵:15yueconferencemacau@gmail.com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粵語學術講座續辦第七場

由澳門粵方言學會主辦、澳門文化局及澳門基金會贊助的第七場粵語學術講座已於九月二十五日舉行。講座由該會理事長湯翠蘭教授主持,兩位主講人分別為香港城市大學教授鄭定歐博士與暨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高然博士。他們分別以《談廣州話應用研究的若干基本問題》、《學普通話口語的易與難》為題進行了精彩的學術演講。 鄭定歐教授從廣州話應用研究的界定與實證分析這兩個層面進行了報告,鄭教授通過對“應用研究”的定性思考得出推廣普通話時一定要做到背靠粵語,而粵語的應用研究也只有掛靠普通話才能存活,並認為語言市場化的前提是語言訊息的詞典化,詞典化的前提是對語言訊息進行的形式化、代碼化、序列化處理。從教學單位的角度出發,認為描述句子是實踐句法優先原則(自主、有序、可控)的必要條件,也是建構語言(包括方言)基礎應用研究平台的必要條件。在實證分析部份,鄭教授列舉大量例證詳細闡述廣州話內部詞串、語串、句串的構成與功能系統。 高然副教授從事對港澳大專學生普通話教學多年,一直活躍在教學一線,報告從講粵語的人學習普通話的“易”與“難”對比入手,就漢語拼音的語音學原理、普通話讀音與粵語的差異,常用詞語句子,書面語與口語,語言認知層面內涵與外延所包含的詞語句式,文化詞語句式,實詞與虛詞,單句與複句,訓練篇目的選擇,日常與表演中語言技巧的掌握,教學法的適用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是次講座提問及討論十分熱烈,報告人與聽眾互動呼應。講座末澳門粵方言學會會長鄧景濱教授對本次講座進行了總結,希望學會今後進一步加強澳門的粵語應用研究,發揮學會的學術交流平台作用,使人們更加關注語言生活。整場講座在融洽的交流氣氛下圓滿結束。 此外,該學會理事長湯翠蘭博士透露,第八場的粵語學術講座將於本年十二月份在第十五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前夕舉行。有關上述活動的最新消息留意該學會網站http://macau-yue-da.blogspot.com。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第七場《粵語學術講座》於本週六舉行(2010/09/25)

澳門粵方言學會將於本週六(九月二十五日)下午三時舉辦第七場《粵語學術講座》。是次主講人分別為香港城市大學教授鄭定歐博士與廣州暨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高然博士。他們將分別就《談廣州話應用研究的若干基本問題》以及《粵語為母語人士的普通話教學研究》作應用研究理論的闡述。 鄭定歐教授多年來致力語言學方法論、對比語言學及語言應用的研究,曾編寫多部學習粵語和對外漢語有關的教材、專著及詞典,且曾在澳門出版《葡萄牙語法》。高然副教授,從事對港澳大專學生普通話教學多年,並專門研究粵方言和閩方言有深入研究,已出版有多本有關粵方言、閩方言及普通話的學習教材及專著。 本講座將於美副將大馬路五十五號地下(即觀音仔對面)舉行。是次講座由澳門文化局、澳門基金會贊助,歡迎有興趣人士參加。有關的詳情,可瀏覽澳門粵方言學會網站:macau-yue-da.blogspot.com或致電湯小姐(66708374)查詢。 此外,是日晚上六點,該學會將於聚龍酒店舉行會員大會,改選新一屆會長及理監事,籲請該會會員踴躍出席。相關資訊可致電湯小姐查詢。

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第十五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舉行日期

第十五屆國際粵方言學術研討會舉行日期將更改為: 12月13日至12月15日地點不變,於澳門理工學院舉行。

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轉載: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語言學傑出學生論文獎

徵稿通知 “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語言學傑出學生論文獎”是香港語言學學會為了鼓勵學生從事粵語語言學研究而設的一個獎項,歡迎本科生或研究生參加。參賽者必須為大學本科生或研究生(文學碩士、哲學碩士或哲學博士),在報名前已經入學、或將於2010年7月31日或以前入學。只有香港語言學學會的會員才有資格參加比賽,非會員的參賽者請準備在赴會前辦理入會的手續。參賽的論文必須具原創性,內容可以涉及粵語語言學的任何一個領域(如語音學、音韻學、詞法學、句法學、語義學、語用學、社會語言學、語言習得、句法—語義介面研究等)。論文的長度不能超過十五頁,字體為12號,頁邊空白為一英吋,中英皆可。參賽的論文,必須是未經出版、或未曾接受出版(包括論文集)的論文。以往的得獎者,不能再次參加比賽。曾提交參加比賽的論文,也不能再次提交。參賽者需要提交一篇單一作者的全文(含MSWord檔及pdf檔,不要寫上作者的姓名及單位)、以及在另一份檔中提供下列資料的表格:(1)作者姓名;(2)所屬單位及所修讀的課程;(3)參賽論文的題目;(4)通訊位址及電郵位址。提交論文時,請同時附上學生證明檔的掃描本(學生證或入學通知的複印本)。參賽者請於2010年7月31日或以前用電郵附件的形式把論文和學生證明檔副本交給本會,電郵地址為:lshk.linguists@gmail.com。所有提交論文獎比賽的作品,都經由本會委任的評審專家作評審,選出最多五位的入圍參賽者,並安排在“第十五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論文獎比賽的環節上作口頭報告。評審委員會有作最後決定、以及決定有沒有入圍者的權力。論文獎得獎者將在大會上宣佈,並頒贈證書及港幣一千五百元。 “第十五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將於2010年12月14至16日在澳門舉行。跟會務、住宿、交通有關的問題,請直接與研討會主辦單位聯絡,電郵位址是:15yueconferencemacau@gmail.com。請注意:參加“第十五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的參賽者不會收到任何形式的資助,例如註冊費、住宿、交通等資助。有關論文獎的詳情,歡迎以電郵向香港語言學學會查詢,或流覽該會的網頁,網址是:www.lshk.org。 香港語言學學會

2010年7月25日 星期日

第十五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在澳門召開

第十五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第1號通知 第十五屆粵方言國際研討會,謹訂於2010年12月13-15日在澳門理工學院舉行。是次會議由澳門中國語文學會、澳門粵方言學會、澳門理工學院聯合主辦。請有意參加研討會的海內外學者於2010年9月10日前填寫回執並將800字以內的論文提要,以信函(以郵戳為准)或電子郵件方式寄到以下地址。籌委會將於2010年9月中旬寄發正式邀請函(第2號通知)。電子信箱:15yueconferencemacau@gmail.com 郵寄地址:591020 廣東省珠海市拱北郵箱205號,鄧景濱收(內地)中國澳門 澳門大學中文系,鄧景濱收(港澳臺及海外)聯繫電話:(853)66708374,(86)15338178374 湯翠蘭 第十五屆粵方言國際研討會籌備委員會